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的交通專題(一)

話說起來,其實自己最喜歡研究的將軍澳社區專題,就是關於將軍澳的交通發展。可能小編是一個交通迷緣故,所以對將軍澳交通歷史的研究是特別有興趣。要說一個關於將軍澳最貼地的題材,也一定是交通工具。基本上一個人每天的生活總是離不開交通的,我們上班、上學或是假期外出,都少不免會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這些看似十分基本平凡的東西,當中也包含大量事情,值得和大家分享及研究。那麼現在就進入議題吧。

一切從海開始

將軍澳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天然港灣,所以在這裡居住的人,一直都是依靠大海維生的。未發展成為新市鎮前的將軍澳,大部份居民都是過著平靜的漁村生活。村民主要的出入市區的方法都是利用海路,因為大部份都是漁民的關係,因此大部分村民都會擁有自己的漁船或舢舨。

以往村民主要都是將漁獲送到筲箕灣或是九龍城的魚市場,偶爾也會有村民利用這些船出入市區。不過由於這些都是不定期的航線來,所以算不上是十分正規的交通。另外部份村民會選擇以行路的方式到牛池灣一帶販賣,一來一回可能已花一整天。

香港航安小輪 - 大坪-西灣河


將軍澳的交通是要到20世紀50年代,大量中國難民逃到香港後,期間因有政治紛爭被當時港英政府安置到調景嶺一帶居住。由於沒有任何正式的道路,居民與教會團體一同興建了一條由馬游塘調景嶺的馬路,並以該教會牧師太太的名稱命為「寶琳路」(詳情請參閱之前的文章)。

1949年,因國共內戰關係,大量中國難民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由於當時的香港政府未有及時的對策,只是將部份難民暫時安置在摩星嶺難民營,當中不乏一些國民黨黨員、士兵及部將等。1950年6月18日(端午節當天),一批支持共產黨的人士,到摩星嶺難民營大跳「秧歌舞」(內容大致是揶揄逃到香港的國民黨將士,要他們返回大陸等),與營內大量國民兵發生衝突。為免再發生同類事件,當時的香港政府便火速安排上述的難民,以數艘油麻地小輪運載至調景嶺

其實早在1950年4月18日,當時的香港政府社會局(即社會福利署前身)已經考慮將該批難營移到梅窩。但遭當地居民強烈反對,及後又曾考慮調遷至東涌、長洲等,都被當地居民反對而取得。

從1950年6月18日安排調往調景嶺的難民,從當時的7千餘人增至同年12月的破萬人,並在至1951年8月,據各省同鄉會登記的救濟總人數突破二萬。

面對大量的人口,因缺乏當時的政府支援(因為香港政府怕右派勢力越來越強大,所以在1953年11月停止支援)。換言之,在1953年後政府其實已經放棄了調景嶺的難民。不過在難民營中有不少團體協助,特別是教會團體更甚。他們除了協助居民的食水和電力的接駁,更帶領當時的義工及村民合力興建道路接駁九龍
以往就連派遞郵件均由其他地區的郵政局經海路轉往,如郵寄到調景嶺,信封要寫明筲箕灣轉往調景嶺村」,英文則為「To Rennie's Mill Village, via Shau Kei Wan(因筲箕灣郵政局是負責派遞調景嶺的郵件)。1956年,香港航安小輪公司開辦了來往大坪碼頭(即當時安排難民到調景嶺的碼頭)及西灣河碼頭,每半小時一班。1955年因靈實醫院的落成,為了方便病人和家屬出入,故聯同當時的難民、義工和村民興建了車路。1956年11月首條來往調景嶺九龍的道路誕生了,並以教會牧師太太的名稱惠寶琳師母(Barbara Brown Whitener)中文名稱「寶琳」命名,名為「寶琳路」。

陸上首條公共巴士路線 - 九巴30

隨著寶琳路的落成,居民可以自由外出打工以及大量的山寨式工業出現,調景嶺平房區的人口越來越多。1962年1月1日,九巴開辦來往九龍城碼頭調景嶺的30號路線(即90號的前身)。1967月2月20日縮短至彩虹,及後因「六七暴動」而停辦,直至1971年12日20日才復辦,及後在1973年7月16日,因應九巴路線號碼重組,並更改編號為90。



獨特的上落客方式 - 九巴90

九巴90號路線最特別的地方,就是從寶琳路到調景嶺總站為止,並沒有安設一個固定的路線站牌。所以居民是不需要在指定車站上車,如果居民想上車,只要向巴士揮手,巴士就會停下來上客,這個動作和以前很多郊區巴士路線十分相似。又例如如果乘客想下車,亦只需要和司機示意落車便可以,這種方式類似現在的專線小巴一樣。

調景嶺巴士總站也是十分獨特,其實它只是一個警崗來,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巴士總站。所以巴士到達後,亦不會在車站停留太久便會折返市區。早期的90號都是以亞比安 Chieftain型巴士行走,直至1987年9月19日改派豐田COASTER 24座小巴行走,這個舉動也使得這路線除了機場路線以外,首條由非空調巴士轉為全空調巴士路線。

其實這個舉動並非無因,因為早在1982年3月28日,由李強投資開辦的往來調景嶺觀塘的10號小巴路線,以及後來1982年11月投入的10A號線,這兩條路線都成為了九巴90號的競爭對手。再加上
亞比安巴士行駛多年了,機件已經相當殘舊,於是九巴便安排了當時最新的豐田coaster 24型小巴行走。

90號的獨特上落客方式和行車路線,在將軍澳新市鎮落成初期時有強烈的對比。首先,在最初的開辦多條路線當中,只有90號是空調巴士,其他都是非空調巴士。另外,大部份將軍澳新市鎮的巴士都是雙層巴士,而只有90號是單層來。所以被戲稱「九巴中的小巴路線」。

1989年6月20日開辦來往彩虹調景嶺並途經秀茂坪四順的290(第一代)線。這路線其實主要服務當時往返上述地區的學生到將軍澳新市鎮的。雖然290(第一代)和90路線的總站是相同,但由於290路線是採用當時新建的寶琳路延伸段以及秀茂坪道,以非當時十分顛簸的安達臣道,所以亦吸引不少居民乘坐。與90號一樣,從茅湖仔路口至調景嶺警署一段的寶琳路(即現時的寶琳南路)都是可以按乘客要求在可停的情況下上落車。

1982年在計劃興建將軍澳新市鎮的時候,已經表明會清拆調景嶺平房區。1995年4月4日,政府正式清拆調景嶺平房區,當時亦有少數居民堅持不走,亦發生過幾次衝突。最後在1996年10月13日,以大部分居民已搬走理由,90號及290號正式停辦。

後記

九巴90號及290號(第一代)均在1996年已經停辦,其後政府亦將調景嶺平房區夷為平地,成為今天將軍澳新市鎮的小社區,成為新市鎮後相繼有多條的巴士路線,甚至地鐵路線往來。當日調景嶺平房區早已面目全非,滄海桑田。

順帶一提,坑口墟方面,直至1976月4月1日開辦首條來往坑口至竹園的九巴91A線(即91M線前身)。主要原因是坑口道至1970年代才開始鋪設正式行車道路,及後在1979年12月16日,由於地下鐵路早期修正系統通至尖沙咀,當日更改總站至鑽石山地鐵站,並更改編號為91M至今。

有趣的是,1996年已停辦的第一代90號290號,但第二代的90號及290號分別在2022年及2015年開辦,其中一側總站都是在調景嶺彩明當中,雖然兩線分別是來往沙田區碩門荃灣區荃灣西站。當日並肩作戰的氣氛已不存在,又或者大部份人早已忘記這兩條路線的前世今生了。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將軍澳的工業發展(一) - 新市鎮發展前的工業

 將軍澳的工業發展早於將軍澳新市鎮出現前已經存在,主要分佈在坑口以及調景嶺的一帶,當中坑口的工業比較繁盛。因為土壤關係,將軍澳一帶是不宜耕種的,所以漁業是將軍澳最早期的產業。

另外,由於將軍澳灣水深廣闊三面環山,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所以一帶都十分適宜泊船,亦是這個原因令將軍澳成為一個著名的修船及造船業的工場。但每當春天潮濕時間,濕氣便凝聚在將軍澳,令將軍澳相比其他地方更加潮濕…。


(坑口-船廠, 年代不詳)

將軍澳的魚業產業

將軍澳及清水灣一帶都是山多平地少,而且土壤屬於堅硬的火山岩,所以將軍澳的農業發展並不興旺,反之由於將軍澳位於岸邊,所以將軍澳的魚業發展是相對旺盛。所以發展前的將軍澳,水上人是佔了很大比例。

將軍澳的魚業發展和將軍澳的位置有莫大關係,將軍澳以東海域便已是東龍島、南中國海一帶。那裡是香港以及廣東一帶主要的捕魚地區,所以魚獲自然豐富。昔日將軍澳的漁民都會利用自己的漁船出海捕魚,但是由於受地形限制,將軍澳(即坑口)一帶的商業活動並不繁盛,漁民往往要將魚獲送到對岸的筲箕灣或是九龍城轉售,以賺取微薄的金錢。又或是利用山路徒步行往牛池灣一帶人多的村落,這樣一來一回便已花費大半天。

有關將軍澳的魚業資料並不多,但將軍澳的魚業和香港昔日其他漁村都是差不多,漁民生活純樸,沒有太多消閒娛樂。所以閒時或是休漁期間都是以造船和補船為主,就是這樣將軍澳慢慢從一個漁村逐漸轉為負責修船,造船及拆船的工場地區。

但在將軍澳或坑口成為工場前,居然有一個工廠出現在這附近.......


加拿大商人倫尼麵粉廠



相片內客(the Junk Bay Flour Mills by the Hongkong Milling Company - since 1906)


倫尼是一名商人來(Alfred Herbert Rennie)(。他是一位美國製粉公司Portland Flouring Mills重要的銷售代理,他有多年的從事遠東麵粉生意經驗的,所以他想建立的The 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直譯:香港製粉公司)並非單純普通的生意,而是希望透過這間麵粉廠發展至全亞洲最大規模的麵粉工場,正確來說是The Hong Kong Milling Company(直譯香港製粉公司)旗下的The Junk Bay Flour Mill's(直譯: 將軍澳麵粉廠)。

香港開埠初期,並沒有一間十分正式的麵粉廠。眼見此行業的需求日益增加,認為有利可途。於是倫尼便希望將西方的現代化製作麵粉技術引入香港,從而令自己的品牌遍及整個東方。倫尼成立了一間Messrs. A. H. Rennie & Co.的公司,並和當地幾位商人包括 Sir Paul Chater, K.C.M.G., and Mr. H. N. Mody等,並出資一百萬港元去興建The Junk Bay Flour Mill's 。一百萬港元對於當年(1905年)是非常龐大的金額,相對於今天不下10億元。

(The Junk Bay Flour Mills 動土文章)

倫尼麵粉廠興建困難重重

1905年5月,倫尼先在將軍澳海岸獲得了約435英畝土地,及臨海土地約2英里。倫尼先生希望除了麵粉製作外,日後還包括啤酒廠或充氣水廠(類似是有汽礦泉水)。

從這些項目計劃中,不難發現倫尼先生建廠要求是清潔的水源。但是在昔日的香港,除了天然雨水及僅僅在香港島建立不久的水塘之外,要尋找清潔的水源並不容易。在倫尼麵粉廠最接近水源的地方,便是位於今天將軍澳俗稱小夏威夷徑的大牛湖的地方。

於是倫尼便在大牛湖興建了幾個水壩將水從山上引下來,這也是後來為何小夏威夷徑附近有幾條小型瀑布。其實在這個龐大的工程便已經看得出,倫尼在香港的麵粉事業並非如此理想,甚至埋下了倒閉的前因。


(The Hong Kong Milling Limited生產的JUNK BAY FLOUR, 相片來源: https://gwulo.com/atom/29348 )

經歷困難重重的挑戰,倫尼麵粉廠終於在1907年1月正式開業,並由當時的政府官員出席揭幕儀式。倫尼麵粉廠預期日後每天能生產8,000包麵粉,每月約使用6,000嚬小麥透過機器來生產,並且是24小時運作,希望有權令麵粉廠成為世界最大麵粉廠。

倉庫基本用磚砌成,有鋼製支柱和主體及鐵造屋頂,可儲存約26,000噸小麥、250,000袋麵粉和10,000袋麩皮。安裝了精巧的設備以方便小麥和麵粉的處理,並特別注意通風。工廠是一棟五層樓的建築,機器是最先進和最先進的軋輥廠,具有完整的洗滌設備和電動看台。動力由兩台250馬力和一台150馬力柴油機組成。整個建築都使用電燈,並採取了特殊的防火措施,建築物之間被防火門隔開,

無論是在倉庫還是在實際的製粉過程中,都堅持最大程度的清潔,結果就是所生產的麵粉質量和顏色都很好,不僅在中國,而且在日本、印度支那都有很大的需求、海峽、緬甸和印度。

磨坊全天二十四小時運轉,週日除外。並從岸邊供應淡水。採取了嚴格的預防措施以確保船上的健康狀況,自工廠開工以來,約有 125 名員工幾乎沒有生病。

公司不只專注於麵粉,一個工廠正在建設中,每二十四小時可生產24噸最優質的冰塊,同時也在考慮建立一個啤酒廠和充氣水廠。

這些磨坊是殖民地資產的寶貴補充,因為如果有必要,它們可以隨時為包括海軍和軍隊在內的全體居民提供至少四個月的食物。

僅運作一年多後便倒閉


正如之前已經說過,從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倫尼麵粉廠難逃倒閉的命運。首先可以看到從遠遠的大牛湖引水至工廠(即今天的調景嶺),即使是現在我們也不會考慮這樣龐大人力物力去興建這種引水系統。第二,就是倫尼麵粉廠的運作成本實在太大,在上文不難發現,倫尼對自己生產的麵粉要求相當高,甚至到一步登天程度,其實這都是沒有做好投資風險的失敗策略。

第三,從選址開始已經注定失敗,要知道當時政府所批的土地幾乎與爛地無疑。只不過因為當時港英政府不想將麵粉廠建在高昂的市區土地上,於是便隨便地將一些荒山野嶺交給對香港地理環境不熟悉的倫尼。而且,上文已經說過,將軍澳三面環山,每逢春雨之際,將軍澳的濕度都比起其他地方更高。這也是製作麵粉的一大困難,因為我們都知道製作麵粉必需在乾燥的環境下才做到,否則小麥容易生蟲,影響成本。

另外,廠房運作成本也太高。24小時不停生產,也意味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也自然很多,即使到今天雖然有24小時生產的工場。但是大部份都只是自動生產線,而非有人操作,更不用說在100年前的技術,這是遠遠超越當時的生產成本水平。

同時,倫尼不太了解當時麵粉的需求。由於倫尼生產的麵粉價格也相對比較昂貴,導致不少賣家都卻步,寧願選擇較低質的成本較平的麵粉。因此,倫尼麵粉廠在1908年4月便正式倒閉,而其創辦人更在廠房對開的鯉魚門海投石自盡。

這個下場和大部份失敗的投資者一樣,太高估市場需要以及成本太高所至。另外隔山買牛同樣都很容易誤中當地商人或政府的陷阱,也警示世人不要隨隨便便誤信他人。


荒廢後的工廠

倫尼麵粉廠倒閉後,其生產線及公司都被銀行沒收。當然,銀行也不會清除土地上任何建築物。所以麵粉廠曾有一段時間被荒廢,當地人並將該地改名為「吊頸嶺」,因有傳倫尼是在廠內上吊自殺(但實際是投石落海自盡),直至港英政府將從大陸逃難來港的國民黨難民調至該地為止。

其實政府安置他們到調景嶺並非無因,因為這地早在倫尼麵粉廠時期已被填平並鋪上水泥地,而且倫尼麵粉廠佔地面積十分大,所以足夠地方安置他們。政府用了短短數月便將倫尼麵粉廠廠房拆卸,並清理了一下便安排了難民入住。之後調景嶺便一直成為開放式難民營,及後又成為平房區,直至將軍澳發展新市鎮才被清拆。

資料參考來源:https://industrialhistoryhk.org/hongkong-milling-company/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The Hongkong Milling Company (Rennie’s Mill))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四)- 市中心


(相片內容: 將軍澳市中心 相片來源: 維基百科)



將軍澳新市鎮第一期發展計劃已在1990年代完成。根據規劃署就將軍澳新發展計劃的綱領,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分三期進行。將軍澳新市鎮第一期發展包括翠林、寶林、坑口以及小赤沙,除了翠林之外,其餘土地均使用填海或局部填海方式取得。當中大部分土地均用作住宅、學校、康樂設施以及醫院,但是位於清水灣半島(非屋苑名稱,而是指整個清水灣半島)用作工業用途。小赤沙工業用地在1995年建成將軍澳工業邨,它是繼大埔工業邨,元朗工業邨之後,是香港第三個工業邨。將軍澳工業邨是由香港工業邨公司(也就是香港科技園公司前身)負責管理。將軍澳工業邨與前兩個工業邨不同,它只容許非污染性和高科技行業設廠。事實上將軍澳工業邨有不少高科技行業在此設廠,例如是香港交易所數據中心,匯豐銀行數據中心以及IBM等。另外,將軍澳工業邨有不少傳媒機構在此,包括壹傳媒集團、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星島新聞集團等。
另外,在將軍澳新市鎮第一期發展包括在坑口興建一座全新的公立醫院,這所醫院完全由政府機構(醫院管理局)負責營運,這與由非牟利機構營運的靈實醫院有所不同。這座醫院設有多個專科部門,亦會有普通科門診和急症室。除此之外,不少政府設施都出現在第一期發展,包括警署、消防局、圖書館、體育館以及游泳池等。這些設施亦使不少人誤會寶林和坑口是將軍澳的市中心。


(相片內容: 將軍澳工業邨 相片來源: 維基百科)

市中心位置不清晰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第二期(以下簡稱第二期發展)主要是市中心北面,亦即尚德,唐明苑以及寶盈花園一帶的土地。它是將軍澳新市鎮發展計劃中,面積最小的。1990年代,第二期發展馬上開始。第二期的土地全部都是填海得來,這也是整個發展計劃中,完全使用填海方式興建土地(一期及三期部分都是非填海方式興建土地)。由於第二期發展主要是住宅為主,這使得市中心這個身份並不明確。
第二期發展的第一個公共屋邨是尚德邨,它是將軍澳最後一批採用38層和諧式第三代的公共屋邨,亦是首批使用鋁製設備房門的和諧式大廈。尚德邨是香港首個使用雀鳥為主題的公共屋邨,尚德商場內的時鐘曾經是將軍澳市中心地標,除此之外,廣明苑,唐明苑和寶明苑均是「居者有其屋計劃」的18期乙、18期丙、19期甲和19期乙出售居屋。


另一個同屬於第二期發展的房屋是寶盈花園,它是政府和私人參建的居屋。寶盈花園的生活機能幾乎都是依賴尚德邨,除了面向馬路的一小段有商舖外,幾乎都是純住宅為主。但是,寶盈花園部分單位向海,這是在將軍澳的政府與私人參建居屋中比較少見(雖然安寧花園早期亦有,但是在第二期發展已經消失),但隨著鄰近的怡明邨入伙後,這個優勢已逐漸消失。寶盈花園與一般私人參與居屋不同,屋苑各座大堂牆身和地板皆用花崗岩鋪砌,各層電梯大堂牆身及地台鋪砌仿雲石,每戶配不銹鋼閘及實心木門,廚房連整套木質廚櫃,義大利LaTorre水喉一套,連雙槽式鋅盤,浴室裝有可調控高度的義大利LaTorre花灑龍頭,Roca浴缸,連人造樹脂檯面鏡櫃及不銹鋼毛巾架,氣派媲美私樓,堪稱全港最豪華的居屋。設計引來私人發展商抨擊,指居屋不應豪宅化。
第二期發展的其他用地都是預留給第三期發展之用,例如尚德邨對出的空地(即今天唐明街公園),以及寶盈花園的對於空地(即今天至善街以南的位置),亦預留土地給興建地鐵車站。第二期發展幾乎要在港鐵將軍澳綫通車後,以及後來的大型屋苑落成後才開始旺盛。及後又在第三期發展計劃興建多個主要政府設施 (包括將軍澳海濱公園、調景嶺圖書館及體育館等)才正式確立到市中心的地位。
將軍澳市中心的位置不清晰,很容易會令不熟悉將軍澳社區的人產生誤會。又因為一些私人機構又把將軍澳定位為「九龍東」等,亦使得將軍澳市中心的位置產生混亂。這個混亂不單只存在於其他普通市民,就連居住在將軍澳的居民也常常分不清究竟那裡才是將軍澳市中心。早期居民都不會稱尚德一帶是市中心,反而多是稱為「尚德」,因為主要是寶林、坑口一帶已一早發展,人口亦較尚德集中。不過這種誤會隨著將軍澳新市鎮發展第三期的開始,正慢慢消失。


總結


將軍澳市中心發展相比起第一期以及第三期順利很多,因為這主要是第二期發展全以填海得來。相比第一期的時候不需要安置所填海影響的村民,亦不像第三期要就調景嶺平房區清拆的問題,需要由政府來介入。亦因為已經有第一期的基本設施協助,使用第二期發展的居民無需在生活上四處奔波。但是第二期發展的問題亦不少,例如尚德等填海用地都可能受沉降問題影響,交通配套亦未能完善 (雖然該處已經有鐵路和道路,但是二者因故都會十分影響當地居民)。童黨、罪案以及很多社會問題,也使得該區環境變得十分複雜。接著下來會介紹將軍澳新市鎮第三期發展,這也是將軍澳最後一期發展計劃,敬請留意。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三)之二 坑口新區的發展




(相片資料 - 填海中的坑口海岸)




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包括魷魚灣、坑口和小赤沙,即寶林、坑口及日出康城一帶。後來是第二期的填海工場計畫開始,即現時將軍澳市中心北部。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在1990年完成,景林邨及欣明苑相繼入伙,它是將軍澳第三個公共屋邨。景林邨位於寶林北路末段,鄰近欣明苑及將軍澳警署。除了欣明苑屬於居屋之內,其實在景林邨內的浩明苑同樣都屬於居屋,但由於它的設計與景林邨其他樓宇幾乎一樣(連外牆顏色也一樣),所以常常都被人誤以為是景林邨之一。另外,景林邨邨內的中式園景設計,曾獲獎為香港最優美公共屋邨之一。

坑口新區發展

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分別在1990年以及1991年完成。它們是繼康盛花園之後,第二批將軍澳區內的私人參建居屋。安寧花園多年都受到結構問題、包括大廈外牆有裂縫以及地陷等問題影響,雖然多年來居民,以及區議員都有來投訴,但問題似乎仍然未有解決。1999年在興建港鐵將軍澳綫更出現不正常的沉降現象,地鐵公司(港鐵的前稱)在2000年起逐一維修地陷引致的損毀部份。

厚德邨在1993年入伙,它是將軍澳第四個公共屋邨。這個屋邨最特別之處是其商場是屬於全空調戶內商場,是將軍澳區內第一個同類商場。1994年厚德商場完成,同年,日資百貨公司八佰伴在厚德商場開業,這是首個百貨公司進駐將軍澳,是當時將軍澳居民主要消費熱點。當時最接近將軍澳的大型百貨公司便是同屬八佰伴位於藍田匯景商場的分店,所以當將軍澳分店成立後,很多居民都選擇厚德商場的分店,但隨著八佰伴在1997年11月20日結束香港業務,厚德邨的分店也結束營業。

厚德邨有不少的大集團進駐,所以它相比翠林和寶林要熱鬧得多。寶林一帶要待新都城中心一至三期落成後才變得比較熱鬧。坑口新區除了公共屋邨外,也有不少大型私人屋苑建成,另外亦有兩間受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影響的學校,天主教嗚遠中學及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都搬到這裡繼續辦學。新區土地的公私比例也是各佔一半。除了住宅之外,將軍澳第二所醫院-將軍澳醫院也是位於坑口區內。 

將軍澳醫院

將軍澳醫院是將軍澳第二所醫院,也是西貢區第二間公立醫院。位於將軍澳坑口寶寧里2號,於1999年投入服務。而將軍澳第一所醫院是靈實醫院,位於靈實道8號,於1955年成立。它是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創辦,是一間療養及康復為主的醫院,早期成立目的是為調景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在將軍澳醫院成立前,不少將軍澳居民都會選擇區內的私家門診或是到東九龍求醫,而最接近將軍澳的醫院,是位於觀塘協和街130號的基督教聯合醫院 (以下簡稱聯合醫院)。因此在成立將軍澳醫院之前,聯合醫院是兼辦了將軍澳居民的急救服務 (包括召喚救護車服務)。雖然將軍澳醫院是位於新界東的西貢區,但由於其位置與新界東醫院聯網的龍頭醫院 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距離甚遠,因此將軍澳醫院納入九龍東醫院聯網之中 (這包括靈實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這做法與香港警務處把將軍澳納入東九龍警區一樣。

初期的將軍澳醫院只提供16小時服務,直至2001年2月5日才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及後在2008年9月展開第二期擴展計,2012年啟用日間醫療大樓。現時將軍澳醫院設有360張住院病床、15張急症觀察病床、20張療養病床及30張日間病床。

另外,醫院為了讓留院兒童,在其健康容許下給予接受教育的機會。2002年7月23日,香港紅十字會在將軍澳醫院A/B座四樓,成立將軍澳醫院香港紅十字會學校。為病童提供在醫院内繼續學業及於離院復學時,面對較少的困難。該校是香港教育統籌局的全日制資助男女中小學。學校註冊編號: 542318。

原居民鄉村搬遷

為了配合將軍澳新市鎮發展,不少原居民村莊都需要清拆及搬遷。例如,位於坑口對出的田下灣村,便需遷入原有村莊較後位置。以原本位於將軍澳工業邨附近的佛頭洲村便安置在田下灣村旁邊。除此之外,其實沿有的坑口村亦略為清拆及搬遷。當時填海計畫是先安置再填海,所以居民是不需要擔心不能原區安置。亦因如此,這些村莊仍能保留當時的傳統習俗,例如天后寶誕,盂蘭勝會等。

總結

坑口新區是從昔日坑口墟的海岸填海得來的,雖然坑口墟早已面目全非,甚至很多人都忘記這裡曾是西貢區內一個重要的墟市。但是坑口新區的發展使該區變得更現代化,並且屬於將軍澳區內的一個重要社區。坑口區的填海計劃已經完成,但將軍澳新市鎮的整個填海計畫並未結束。之後會介紹將軍澳區內一個十分重要,但又十分特別的地方,謝謝各位欣賞。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三)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

(填海中的將軍澳新市鎮)


1982年,香港政府正式批准,發現將軍澳成為第七個新市鎮。將軍澳原本是屬於一個三面環山面,對大海的天然避風塘。因此直至發展新市鎮之前,將軍澳一直都是屬於比較少有開發的地方。若不計算調景嶺平房區的居民,實際上居住在將軍澳的居民不夠一萬一千人。
將軍澳海灣水深又闊,故此陸上的開發十分有限。亦因如此,將軍澳是一個十分適宜泊船的地方。1953年8月23日,美國海軍戰艦 新澤西號戰艦(舷號BB62)來港,由吃水深而不能進入鯉魚門。此時,戰艦停泊在將軍澳的海灣內,後來更成為香港人的歇後語 -「新澤西 食水深」來形容一些人牟利大量暴利。
及後雖然政府把原來住在犘星嶺難民營的難民搬到調景嶺,但是調景嶺的房屋大部份都是依山而建,大量的填海工程並沒有出現,即使是調景嶺的大坪碼頭一帶的平地。實際上只是將昔日的倫尼麵粉廠移平再建屋,因此那些都是一早已出現的土地來。
20世紀70年代,香港人口不停上升。為求解決住屋問題,及改善人民的生活質素。香港政府開始發展新界,成為新的住宅用地。香港第一個開發的新市鎮是荃灣,由於當時沒有新市鎮發展的概念,故荃灣又稱為「衛星城市」,而鮮有人稱荃灣為新市鎮。 及後政府又在沙田、屯門發展新市鎮。
政府眼見三個新市鎮發展得相當成功,及後又在大埔、北區、元朗發展新市鎮,為應付日益增多的人口。
1980年,香港人口已經超過五百萬人,之前的新市鎮人口已經接近飽和。於是,政府又再計劃發展第三批新市鎮,當中包括 馬鞍山、天水圍以及將軍澳。馬鞍山與將軍澳昔日同樣都是臨近海邊的地方,但是馬鞍山是一個內海海灣,再加上馬鞍山土質是帶酸性的花崗岩,所以並不適合耕種。另外,馬鞍山的漁村都集中在沙田墟附近,因為昔日的馬鞍山只有少數的漁村,而並不像坑口能發展為一個小墟市。馬鞍山有豐富的鐵資源,擁有的天然鐵礦洞,也擁有香港僅有的鐵礦場。由於馬鞍山一帶的土地都屬酸性,這對於新市鎮發展是一大挑戰,就是地底是出現不同大小的溶洞,然而影響到新市鎮的發展。馬鞍山與將軍澳都同屬海邊城市,兩者都是透過填海方式來發展土地,但是馬鞍山的填海計劃而比起將軍澳要少得多。因為將軍澳本身擁有的土地要比馬鞍山更加少。 反之,天水圍本就是低窪地帶,在發展的時候只要收購附近的農地與漁塘便可以,所以天水圍是在這三個新市鎮發展中,土木工程是最少的一個。


(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寶林邨)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

將軍澳的填海計劃分三期進行,並計劃將原有的三分之二的海灣填平,發展出面積超過10.05平方公里的新市鎮。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在1982年正式展開,第一期的填海計劃是包括將軍澳,魷魚灣,坑口以及小赤沙,另外包括位於茅湖仔村對出,以及鷓鴣山腳的兩個住宅項目工程。

填海工程是從將軍澳村對出海岸開始的,繼而填至大海。填海除了使用大量沙石之外,還需要垃圾堆填。 垃圾堆填的好處就是除了節光沙石的運送成本,另外也能解決香港長期的垃圾處理問題,可說是一石二鳥之效。填好的土地是不能馬上興建房屋,還要等候土地變得堅固後才可以做。

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舊稱房屋署)建造的寶林邨。 寶林邨是分三期進行的,第一期是寶仁、寶泰、寶寧樓,第二期是寶德、寶智、寶勤樓,以及英明苑。最後一期是在2001年完成的寶儉樓。雖然寶林邨是將軍澳第一個建成的公共屋邨,但是由於受到土地沉降的關係,寶林邨是到1988年3月才開始入伙。

另外,位於鷓鴣山山腳的翠林邨,是與寶林邨同期完成的。但翠林邨與寶林邨不同之處,是它位於堅實的土地上。因此,它不需要等待土地變堅硬就可以入伙使用。所以將軍澳第一個入伙的公共屋邨是翠林邨,其實這些居民原本就是被安排入住寶林邨的,但由於寶林邨未能即時入伙,因此被安排暫時入住到翠林邨,待寶林邨能夠入伙後搬回去。

翠林邨是依山而建的公共屋邨,它是將軍澳少數利用開山的方式興建的公共屋邨。翠林邨分兩期完成,第一期是安林、康林、彩林以及輝林樓。第二期是秀林、碧林、雅林以及欣林樓。由於依山而建的關係,樓宇所處的高度也不是一致。安林、康林樓的位置是比較低,其次是彩林和輝林樓。而第二期的秀林、碧林、雅林和欣林樓就處於較高的位置。同時完成還包括了與翠林邨一街之隔的居屋景明苑,另外翠林商場(即今天的匯翠坊)、翠林體育館也分別在1989年及1990年7月完成。

兩邨最初的基本設施非常缺乏,由於第一批居民是在1988年已經入伙。所以居民都只能依靠最接近的觀塘,作為基本的日常生活方法。由於翠林商場要到1989年才完成,當時房屋署便在康林及安林樓地下設立臨時街市。兩邨最初的對外交通極為缺乏,當時僅有以調景嶺為總站的九巴90號(九龍城開出),以及綠色小巴10號(觀塘仁愛圍開出)維持出入手。但是,其實兩線都不入新區,故居民要從寶琳北路茅湖仔村口徒步到達。後來,雖然有臨時班次從新區到觀塘,但是實際只在上,下課時間才提供。故在最初入伙的居民,是一個艱難的時代。又因新區關係,很多的士司機並不清楚將軍澳在那裡,很多都不願意接載。

寶林和翠林邨在巴士正式開辦後,生活才有所改善。其後寶林邨發展開始蓬勃起來,但位於山上的翠林邨,由於受到地形關係,多年來並沒有太大變化。

位於茅湖仔村對開的山坡,這是將軍澳第一個政府與私人機構參與興建的居屋。除了是將軍澳第一個私營屋苑,它同時是將軍澳第一個擁有私人游泳池的物業。相比翠林邨,康盛花園的設施配套更加簡單。康盛花園只有十分簡單的生活購物中心,其他都主要依賴鄰近的翠林邨。

康盛花園擁有第一條過海巴士路線,但是對外交通還是依靠從山下上來的路線。由於在山下經過多個屋邨和屋苑,所以在繁忙時間經常出現「頂閘」(即客滿)的情況。初時,綠色小巴10號在康盛花園建成初期,曾途徑這裡。但隨後10A號小巴總站(後改為10M號)搬到寶林及改行將軍澳隧道後,而各條巴士路線開辦後已經取消。

鄰近康盛花園的景嶺書院,前身是香港調景嶺中學。其學校的設計與一般香港的標準學校並不相同,其校內的游泳池是早期將軍澳校區唯一擁有。康盛花園,翠林均依山而建,所以每逢雨季來臨都變得相當凌厲。早期翠林,臨近山邊的彩林和輝林樓,每逢暴雨過後都變得滿佈泥濘。這個情況直至山邊斜坡鞏固後,問題才得以解決。

後記

同為將軍澳「開荒牛」的翠林、寶林和康盛花園,他們都是見證將軍澳變遷的老居民,不少當時還是小孩的原居民也逐漸成長。但隨著已成長的小孩陸續搬出,這個「鐵三角」的人口開始老化。又因為人口年齡增長,位於翠林的兩間學校也相繼被殺校 。另外,翠林擁有將軍澳第一間特殊人士學校,這也是與其他屋邨有所不同。翠林擁有將軍澳唯一一個有熟食亭(即冬菇亭)的屋邨,但這些熟食亭與舊式並不同,都是安裝了冷氣系統,而抽風設計也使餐廳內的油煙不會影響到鄰近居民。

以上都是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的房屋發展,及後將軍澳的第二、三期填海計劃也隨著展開。將軍澳的房屋發展越來越繁盛,但隨著問題也越來越多。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二) 調景嶺平房區

軍澳在發展成為新市鎮前,人口集中在坑口一帶,如上回所說坑口因其造船及修船業變得繁盛,人口亦隨之增多。另外,除了坑口以外,位於坑口村東面的魷魚灣村,是一個人口比較少的漁村之一。原本的位置就是在今天的將軍澳官立中學,後來因填海關係而後移至今天山上的位置。魷魚灣村的居民都是姓鍾,故亦村內亦有鍾氏家祠。由於受鷓鴣山和鴨仔山的掩護關係,魷魚灣村是新市鎮發展後,少數仍然會發展的地方,令他們能夠自成一各。另外,將軍澳村也是少數因地理位置而少有發展的鄉村。

將軍澳除了以坑口為首的漁村之外,位於坑口對岸的調景嶺,也曾經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以前從坑口到調景嶺是要坐船的,並沒有一條正式的道路連接。調景嶺因地形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居住。直至1905年,一位加拿大藉洋人公務員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在調景嶼山下開設了一間倫尼麵粉廠(Rennie's Mill) 。但是好景不常,倫尼麵粉廠只經營了3年,即1908年被結束營業,而傳聞倫尼因此在廠內上吊自殺,不過又傳其實倫尼是在鯉魚門附近跳海自盡的,不管怎樣也好,倫尼麵粉廠就是被拆除了,然後又開始荒廢起來。


(上圖,倫尼麵粉廠 相片來源: English: 1910s of Tiu Keng Leng Rennie's Mill Website of Alunmi Associations of Ming Yuen Middle School)

從大陸逃難來的難民

1948年,國共內戰爆發。同時國民政府遷都至廣州,1949年廣州失守,國軍撤出大陸,退到台灣。但不少原國民政府官員、軍人和商人,逃到仍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

當時的香港政府社會局(也就是社會福利署的前身)便把這些從大陸逃難下來的難民臨時安置在香港島摩星嶺公民村,假以時日,安排國民政府送往台灣。大量難民湧到香港,因他們大部份都沒有工作,故他們大部份都到東華醫院附近行乞,這都已開始形成社會問題。雖然摩星嶺公民村是鄰近市區,但是他們只是居住在摩星嶺域多利軍營的兵房,環境不算理想,僅有東華醫院派送菜飯給他們。

直至1950年6月18日,一群80餘人,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學生到位於摩星嶺難民區,跳中國共產黨慶祝活動常用的秧歌舞 向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的老兵挑釁,最後雙方發生嚴重的流血衝突,這就是稱為秧歌舞事件 。

亦因此事,政府決定將所有難民區的難民送往調景嶺。其實在此事發生之前,政府也考慮過將難民遷往大嶼山梅窩,但受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而擱置。最後,政府安排了兩天渡輪,將難民區內的6000名難民送到當時還是非常荒蕪的調景嶺。

當時的調景嶺是極度荒蕪,除了已荒廢的倫尼麵粉廠前的平地(後來稱為大坪)及其碼頭之外,並沒有任何東西留下。在這種極度嚴酷的環境下,生活當然非常艱苦。 雖然台灣民間組織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以下簡稱為救總)幫助下,亦為當時的調景嶺難民提供基本生活援助,但國民政府早期未能與滯留在調景嶺的國民革命軍老兵聯絡下,救總就成為調景嶺難民和國民政府之間的聯絡渠道,這樣使到調景嶺後來變成「小台灣」的原因。
  
調景嶺難民營及早期的生活

在缺乏資源下,早期只有由香港社會局協助調景嶺難民。由於本來政策只是臨時用途,故並沒有為調景嶺作任何的規劃。大部香港社會局負責興建的,都是一些設計十分簡陋的A字形油紙棚屋。這些棚屋設計十分簡陋,每個棚屋長闊高為8尺 (約2.43米),每個棚屋可容納4-5人居住,居住和衛生條件都非常惡劣。

因為調景嶺本為一個荒野之地,故沒有任何適合作為生活的條例。因此,香港社會局也會負責這些難民的基本飲食。由於有免費膳食提供,故難民數目由最初6千餘人,到1950年12月已經激增至萬人,直至1951年8年難民總人數更超過二萬人。其實這些難民當中,不少其實不是由大陸逃難下來,而是因為得知政府在調景嶺派發免費飯菜吸引而來。當時香港百業蕭條,生活極為艱苦,所以不少人都寧願假扮為難民,藉以得到政府的援助。香港早期的社會福利制度並不完善,也使用不少人寧願成為難民也不想淪為餓死的下場。

香港社會局派了兩年的免費膳食後,發現難民的數目不停增多,又恐怕右派勢力越來越強大,故在1953年11月底停止了飯票制度。這個動作也意味,香港社會局已經放棄了調景嶺難民營。但與此同時,國民政府並沒有打動接收這些難民到台灣,後來由台灣民間組織「救總」便負責起調景嶺難民的飯票工作,這個動作直至1960年之後才結束。


(調景嶺難民早期的A字棚屋(山後那些才是,前面是早期香港難民義務學校和其籃球場) 相來片源:   親子王國 興趣嗜好-香港老照片 )

調景嶺平房區

除了香港社會局和救總協助調景嶺居民的生活,也有不少教會組織參與調景嶺的教育工作,當中負責興建學校、醫院,甚至到後來更協助修建車路,另外「香港航安渡輪公司」又開辦來往調景嶺大坪至西灣河碼頭的渡輪服務。這也使到調景嶺的居民生活安定起來,而區內也開設很多山寨式手工廠,不少居民可以外出工作。也使得調景嶺從簡陋的油紙棚屋逐漸建成較為現代的石屋。

1961年5月,由於政府眼見居民已經能自理,開始規劃接管難營轉為平房徙置區,這個工作由當時的管理木屋區的徙置事務處 (俗稱「寮仔部」),負責為居民登記,並計劃在調景嶺興建七層徙置大廈。這動作受到當時大部份居民的反對,最後也擱置。 後來徙置事務處長莫理臣為安撫居民,便給予居民無限期居住以及使用該地,為居民登記個人資料,令居民成為一個有真正身份的香港居民。其後又在山邊設立「調景嶺警署」,1964年更在大坪設立郵局和消防局。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調景嶺的郵局是屬於筲箕灣郵政局,當年如果想送信到調景嶺,信封郵寄地址是需要寫上「筲箕灣轉往調景嶺村」或是英文「To Rennie's Mill Village Via Shau Kei Wan」,這動作直至調景嶺郵局關閉後才取消。與大部份平房區一樣,調景嶺平房區在村口設置了郵箱。

1970年居民基本已無需倚靠米金維持生活,但是國民政府在這裡的影響力仍然不少。之前已說過,台灣民間組織救總為調景嶺居民提供生活上的協助。除了基本生活設施之外,更開辦了很多的學校,這些學校都為居民提供基礎的教育水平,這之所以調景嶺居民的教育水平都比較偏高,同時也教授政治的課程。另外,國民政府並沒有負起接收他們到台灣的行動,但大部分居民都相信國民政府會有機會「反攻大陸」的目標。在如此濃厚的政治環境下生活的居民,與區外的政治冷淡的香港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1995年面臨清拆的調景嶺平房區和正在興建的將軍澳新市鎮  相片來源: http://www.gakei.com/rml/rml.htm Rennie's Mill 調景嶺)



建立新市鎮 清拆調景嶺

1982年,政府正式批准發展將軍澳新市鎮,這當中包括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其實到了80年代,還留在調景嶺的居民並不多。不少居民都開始融入社區生活,所以這時候調景嶺居民人數已經明顯減少。面對人口老化的調景嶺平房區,再加上新市鎮的發展,面臨清拆是在所難免。大部份教學團體都在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前已經搬到將軍澳新市鎮裡。香港調景嶺中學是率先搬到將軍澳新市鎮的調景嶺學校,其後更改名為景嶺書院,並座落在調景嶺唯一道路,寶琳南路的路口附近。經過接近40年的改變,大概最初搬入調景嶺居民沒有想過,這個曾經連水電都沒有的荒山野嶺,最後竟變成人口接近55萬的新市鎮大城市的其中一部分之中。

清拆過程並不是十分順利,不少長住調景嶺的居民都不願意搬出。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承擔市區的昂貴房租,再加上他們的鄰里關係亦可能就此而結束。最後政府承諾預留12000個公屋單位,給予調景嶺平房區居民入住才得以解決。 一些本為希望國民政府最終會協助他們到台灣的老兵,最後發現國民政府並沒有接走他們使得非常失望,最後一道「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也在1995年正式拆下,也標誌住這個擁有40多年的平房區正式清拆。 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後,大部分居民被安置在將軍澳厚德邨,而昔日的雙十掛滿青天白日旗的情景,也沒有在新市鎮延續。




(清拆後近調景嶺平房區山邊的廢屋 相片來源: 本網)

拆後成為將軍澳新市鎮一部份


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後,填海工程便馬上展開。絕大部份調景嶺平房區都不能倖免,僅只有大坪附近的靈實醫院、山上已停用的調景嶺警署被改為普賢佛社仍能存在。調景嶺填海後,與昔日一海之隔的坑口亦彼此相連,成為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分。 今天,調景嶺已經成為一個高廈林立,設備完善的新市鎮的社區。但大部分新搬來的居民大家都不會知道,這個曾經由一代人艱辛建立的小社區,卻最終不敵時代的改變而消失得無影無蹤,更只能憑一些老照片去尋回這個充滿特色的社區。




後記

有一些人曾經質疑過,究竟清拆調景嶺平房區是屬於一個實質需要,還是一個政治考慮? 港英政府在90年代做了兩件事,令人質疑是否為了政治考慮而做。一件是清拆九龍寨城,另一件是就是清拆調景嶺平房區。這兩個都是在香港回歸中國前所做的,而兩件事都是關乎與中國政治有關的工程。九龍寨城無疑就是令港英政府在政治上非常尷尬的問題,而曾經作出多次方案解決,最後都沒有成功,其後只能透過強行清拆來解決。另一件事就是有關清拆調景嶺平房區的問題,時間上又的確會引人聯想。

雖然名義上,中華民國是沒有參與過有關調景嶺平房區的任何協助工作,但其台灣民間組織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就實實在在的協助調景嶺居民,而這個組織當中又有大量的中華民國的政府人員參與,實際上也是與中華民國有關的。另外,調景嶺不少學校的教師、校長,其身分也是與中國國民黨有關 (因絕大部分校長都是由國民黨委派的),也難免令人聯想調景嶺與國民黨有關。在這關係下,清拆調景嶺便成為政治考慮的因素,而當中又是否這樣??

調景嶺平房區在1995年清拆,而香港回歸中國是1997年7月1日,其實如果真是與政治有關的,為何政府要花兩年的時間來清理他們呢? 而且,在晚期的調景嶺居民,實際上他們與國民黨的關係並不緊密。很多老調景嶺居民早就對國民政府非常失望,甚至後來他們都把青天白日旗送回給台灣,這也表示其實調景嶺居民早就不想與國民黨有任何關係。調景嶺一帶花了5年時間重新再建立起來,其實那時早就是回歸中國已久,根本與政治扯不上關係。因此,調景嶺平房區在回歸前清拆,完全是實質需要,而政治考慮只是大部分人誤以為是,實際是不正確。坑口區若1990年完成填海,1991-92年開始有人居住,而與調景嶺和昔日中間的一段填海區,也花了4-5來完成填海,這是完全符合規劃的。所以,以後也不再把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和政治考慮連上關係了。 但是,調景嶺居民的鄰里互助精神,絕對值得我們這些活在新土地的新居民學習的。

以上就是調景嶺平房區的發展歷史,之後將會介紹有關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初期的房屋發展史。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一) 新市鎮發展前的房屋

填海前的坑口墟 (相片來源: 香港公共圖書館)




軍澳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從填海得來,並以垃圾堆填的方式處理。因此在土地規劃時,當局能夠節省大量舊樓重建,或是一些土地賠償的支出。是可以使社區發展更具規模,例如可以在開發土地時,預留一些空間給日後興建社區、道路或是房屋用途。在這樣情況下會令社區發展得比較快及暢順。但問題是過分規模的規劃,就會使社區變得沈悶,沒有任何特色可言,如同在大型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一式一樣的,所以將軍澳也被稱為「倒模城市」。

將軍澳新市鎮是為了解決住屋問題而興建,因此在規劃土地時會以住宅為主。另外將軍澳相對其他新市鎮比較接近市區,因此大部份居民都會到區外就業。所以在城市規劃時,對外道路是十分重要 (雖然大家都明白,將軍澳的道路的設計是有重大的問題,這點稍後再討論)。因此,在發展將軍澳的住宅區時,一些居民的基礎設施都必需同時發展。但是,將軍澳房屋的發展,並不如規劃者所想如此的一帆風順,當中有很多事情都十分值得和大家分享。




填海前的將軍澳房屋 - 坑口

1983年,當時的政府正式開始發展將軍澳成為新的市鎮。但是在這之前其實將軍澳已經有人居住。早於明朝當時還屬於新安縣的香港已經有人居住,但由於當時的人口統計技術未完善,故沒有實質的證據證明。將軍澳三面環海,所以當時的將軍澳的居民大部份都以捕漁維生,並形成了小漁村,當中又以坑口最為集中。

坑口,因有山水從孟公屋一帶流向將軍澳海灣,以此得名。不過昔日的坑口以比現在的範圍大很多 (其實現在都屬於坑口區鄉事委員會管轄的鄉村),坑口泛指從整個將軍澳,以及大埔仔(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一帶),清水灣以至布袋澳均屬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的18條鄉村。

村民以捕漁為主,不少村民都是將魚獲拿到香港各區而賺取金錢,又以九龍城、筲箕灣以及牛池灣一帶為主。既然是漁村,故居住絕大部份都是水上人,又或是居住在棚屋(和今日的大澳相似)。

不過這個情況在50-60年代開始轉變。劉樹棠先生是坑口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後因有機會到市區打工,及後又在英商渣甸船務公司擔住學徒。其後又在銅鑼灣海岸一帶開設船廠,代客修理及製造小火船。及後其子劉裕福將船廠進一步發展,並為安排了兩艘客船來往坑口及筲箕灣,這是坑口村民出入市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後來坑口人口開始密集,由於船廠的關係,與船務業有關的行業應運而生。例如是燂船廠。 燂船是指利用禾旱草,利是燒燂的方式, 將船隻底部的生物清除的工作 (因為若船隻太多寄生生物,是會影響到船隻的正常運作),除此之外船員亦需要上岸補給物資,這樣坑口的商業活動開始繁盛起來,最後成為一個墟鎮。這是將軍澳成為新市鎮之前,將軍澳的房屋及社區發展的歷史。


一代傳奇人物 -劉樹棠先生及身後的大宅 (相片來源: 本網舊站)

及後,將軍澳發展為新市鎮,而當時坑口已經有道路前往市區,修船業亦開始搬遷,但值得一提是當時修船時需要大量的氧氣作燒悍的氧氣廠,在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後,搬遷至將軍澳工業區,它是將軍澳工業區第一個工廠來,算是將軍澳的工業先驅者。

之後經過填海和規劃土地,現在的坑口泛指是坑口村、以及坑口填海後之土地,即港鐵坑口站,以環保大道為邊界。


坑口從漁村發展為造船業集中地,其後又再成為將軍澳的一部份,這是將軍澳房屋發展的一個傳奇來,另外坑口同樣擁有一間曾經出產不少經典電影的製片廠,其實也可以說將軍澳與電影或電視工業結下了一點點姻緣。如上述所說的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的地方,昔日清水灣電視城也是坑口其範圍之中。這與日後新建的將軍澳電視城,甚至不同傳媒機構都在將軍澳設廠有莫大關係。


補充

既然當初坑口發展得如此成功,為何在發展這裡為新市鎮時,又為何不以坑口為命的新市鎮,卻選用了當時鮮有人知道的將軍澳為新市鎮的名稱?

首先如上述所說,坑口區範圍主要在坑口道,清水灣道一帶,反之海邊一直都是以將軍澳為名。雖然將軍澳在整個坑口區來說所佔的土地十分少,但由於新市鎮大部份土地都以海灣填海得來的,如果以坑口為新市鎮之名可能會引起混亂。而當時其實坑口居民也開始減少,所以最後政府沒有選擇坑口,而以將軍澳作為新市鎮的名稱。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特別專題: 為何將軍澳站特別容易被破壞??



近四個月來香港發生了很多政治活動,導致港九各處地方包括港鐵站,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而港鐵更是首次因車站受到破壞而需要全面停駛及關閉車站,及後港鐵雖然重開大部份車站,但是受破壞的地方仍然很多。因此很多車站的設施都需要關閉,有待復修。而將軍澳的幾個港鐵站也不例外。

但是大家又有否發現,在眾多港鐵站復修和重開之中。將軍澳站是最遲一個重開的港鐵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車站受破壞的地方是最多,而重開的時間又是最久,這可以從以下的分析可以理解得到。

港鐵將軍澳綫各車站的設計

港鐵將軍澳綫於2002年8月18日通車,由時任行政長官董健華先生負責主持通車儀式。位於將軍澳區內的將軍澳綫共有5個車站,寶琳、坑口、將軍澳、調景嶺以及康城站。除了康城站以外,其餘四個車站都是在同日通車。

港鐵將軍澳綫為將軍澳居民帶來便利的交通,往返市區亦節省了很多時間。因此, 港鐵將軍澳綫很快就成為將軍澳居民出入主要交通工具。另外,將軍澳綫的特色是全線均在地底行駛 ,這是對減少列車行駛時發出的噪音滋擾居民有很大幫助,雖然從坑口至寶琳一段是地面行駛,但由於是使用密封的隧道關係,所以亦不會影響到居民。不過位於康城站前進入將軍澳車廠一段約數十米路軌有露天地段,這也是整個將軍澳以及西貢區唯一地面鐵路的地方。

而這5個車站的設計,亦與過往的港鐵車站是有所不同的。 參考之前最新的港鐵路線設計,將軍澳綫所有車站均設有月台幕門,這是除了防止乘客進入路軌範圍內之外,其主要原因是防止車站的冷氣從行車隧道中流走,從而節省開支 (其實這才是幕門興建的主要原因!!!)。將軍澳綫的月台十分獨特,幾乎所有月台的設計均出現在這路線上。 例如寶琳站採用單邊側式月台、坑口站是採用側式月台 (其實坑口站的中間是路軌,左右兩邊才是月台,只是因為被混凝土牆擋住而看不到對面月台),將軍澳站、康城站、調景嶺站均是島式月台。

車站設計均不相同,預留供給未來發展

將軍澳綫的車站設計各有不同,例如寶琳站雖然建在地面,但由於有密封隔音牆,所以列車不會影響到民居,不過由於考慮客量問題,寶琳站只是一個單邊側式設計,曾有區議員提問,為何寶琳站不以島式月台設計,而只用單邊月台。其實寶琳站月台另一側是有一個緊急停車月台,即如果寶琳站因有任何事故無法使用,港鐵也可利用該側線作落客之用。不過該側線從沒有給予列車使用,即使列車清客也只是利用原有的月台,也不曾因加班而將後備車放在此側線,因此該側線幾乎與荒廢無異。

坑口站因列車需要進入寶琳站時,由雙線轉為單線行車。因此若使用島式月台設計,路軌未必有足夠彎位轉入寶琳站,所以使用側式月台比起島式月台有用得多。

將軍澳站本來的設計不是供予康城站(前稱將軍澳南站)的轉線之用,所以隧道亦沒有任何側線或調頭隧道給予列車返回將軍澳站。所以現時往康城站的短程列車,是從調景嶺開出,而非將軍澳站, 但往寶琳及康城的列車是從這裡分歧的。
最後調景嶺站是將軍澳綫和觀塘綫的轉車站,而調景嶺更是觀塘綫的始發站來,因此車站分為上下兩層月台。L1是將軍澳綫往北角方向以及觀塘綫往黃埔的月台,L2是將軍澳綫往寶琳或康城以及觀塘綫落客月台。值得一提觀塘綫落客後,列車是直行至調頭位置再渡線到上層月台,所以其調頭路線相當長(至少有八卡車廂),幾乎到達將軍澳站,調景嶺站同時是從寶琳和康城開出的最後一個位於將軍澳及西貢區的車站。

將軍澳綫車站設計均有所不同,但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所有車站上蓋均預留用地給物業發展用途,亦因為如此,就形成為何將軍澳站在這次活動中受破壞的程度是最大,重開的時間也是最長的原因。

將軍澳綫所有車站上蓋均供預留物業發展,這是港鐵發展所有新路線時都會做的事情。港鐵發展初期,由於鐵路營運開支龐大,令港鐵(即前物地鐵公司)的負債非常嚴重。甚至曾有揚言若地鐵未能止蝕,會考慮停運地鐵,當然這事並未發生過。港鐵第一個上蓋物業發展是位於九龍灣的德福花園,由於銷情反應熱烈,於是港鐵又在荃灣以及港島東區先後建成綠楊新邨以及杏花邨* (杏花邨並非該地方的原名,該地原名為白沙灣,但現時幾乎沒人知曉)。初期港鐵物業的特式就是物業是建在車廠上蓋,這是由於一般車廠的範圍很大,但是上蓋基本是沒什麼用途,因此港鐵便將這些土地都用作物業用途,這個動作也改變了世界很多地區的鐵路,把車廠上蓋都發展物業而增加收入。但是港鐵後來發現,部份新線的車廠上蓋是不適合發展物業,例如位於大嶼山的小蠔灣車廠,雖然它是全港最大的鐵路車廠,但是由於位置十分偏遠,再加上車廠設計也和以往的不同,所以小蠔灣車廠並沒有上蓋物業,另外西鐵綫的錦上路車廠也是沒有上蓋物業。由於有不少港鐵物業住客曾經投訴一些位於車廠上蓋的物業,由於列車晚上收車回廠要進行維修,居民常常都投訴噪音極大,因此港鐵之後便改變了物業發展的方向,轉而在發展新路線的同時,在車站旁邊或上蓋增加物業發展。於是,港鐵新路線配合物業發展,就成為了港鐵的一個賺大錢的途徑,亦有很多地方的鐵路也爭相效法。

將軍澳綫的物業發展並非如港鐵的設計這麼理想,例如位於寶琳站的上蓋,的確此站是預留了空間給予物業發展,但由於位於寶琳站鄰近早已有大型屋苑落成,若港鐵強行再加建上蓋物業,勢必遭鄰近業主及住戶反對。不過其他車站都合乎港鐵的預期,例如在坑口站上蓋發展了蔚藍灣畔,將軍澳站天晉以及調景嶺站都會駅等。都是鐵路與物業共同發展的例子。

將軍澳站本身的缺憾

上面已經說到,港鐵將鐵路與物業共同發展,車站上蓋預留了空位給物業,因此港鐵新建的車站均是佔用了地面很大的空間,這與以往舊線車站只位於地面一小處甚至只是在其他私人物業租用出口有重大的分別。所以將軍澳綫的車站佔地相當大,而這正正就是當受到破壞時,其復修時間也特別長。

將軍澳站就是有這樣的問題,將軍澳站的車站大堂是在地面的,而且佔地也很大。將軍澳站是將軍澳綫車站當中,沒甚「遮掩」的 (另一個是油塘站)。寶琳站雖然位於地面,但其實大部份地方都處於密封牆之內,另外坑口站本身便有坑口站公共交通交匯處作掩護,而調景嶺站亦有相同的作用,唯獨將軍澳站是四面八方沒任何掩護的。雖然位於將軍澳站旁有天晉以及其樓下的POPCORN商場,但是位於寶邑路那邊大堂幾乎是沒任何遮掩。因此當車站受破壞時,車站幾乎無可避免受到嚴重破壞。其實這種車站原意是把天然光直射至車站,以減低車站的用電量。但現在便成為被破壞的一種最大的缺陷,而事實上車站沒有做到很明顯的節省燈光的效果,車站大部份地方都不會被天然光照到,就連月台也是長期需要開燈。這也足以證明,設計車站時並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可能只作為美化車站的效果比較明顯。

所以到最後,將軍澳站為何在修復進度這麼慢,在某程度來說都與車站的設計有關。如果車站的設計更加著重安全為上,就不會成為整個復修工作中最慢的一個車站之一。


新聞資料參考網址: 【修例風波】涉刑毁將軍澳港鐵站+無業男仍留醫押周四或出院後應訊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將軍澳的教育歷史(四) - 將軍澳新市鎮的教育發展

將軍澳的教育歷史 - 最終回

(照片資料: 將軍澳官立中學)

前言

198792, 將軍澳新市鎮的第一所中學, 迦密主恩中學正式成立, 也代表將軍澳新市鎮的學校開始運作, 將軍澳的教育歷史在之前那幾十年, 一直都與教會有密切的關係, 而在將軍澳周邊地區都是因為調景嶺的關係, 陸續都有一些教育機構建立, 但是論規模及環境, 還是調景嶺的學校比較優勝。自從1953年中國大陸災胞教濟總會(教總)接手了由香港社會局調景嶺辦事處開辦的學校以來, 並沒有一家由政府開辦的官立學校, 這大概是由於人口不足有關。

19883, 將軍澳第一批居民入伙以後, 將軍澳的人口亦開設增多, 因此區內的教育需求亦有所提升, 雖然當時包括調景嶺之內開辦的學校都足以穩定需求, 不過新搬來的居民, 都似乎不太願意到調景嶺就讀, 一來因為新區到調景嶺的交通並不足夠 , 二來調景嶺的學校設備比較殘舊, 所以新搬來的居民都不太願意把子女送到調景嶺的學校就讀。再加上寶琳路擴闊及伸延至新區及秀茂坪道, 居民都可以選擇到觀塘區就讀心水的學校。

19889, 將軍澳官立中學 (以下簡稱將官)開辦, 這是將軍澳第一間官辦學校, 由於初期的地址仍然未有任何命名的, 因此當時學校地址只是寫「第二十區」, 只是後來才正式把地址門牌改為敬賢里二號。雖然校舍是新建的, 但其實將官是與港島區另一間官立學校是由有關連的。

新校舍成立, 但校生卻另有玄機


(照片來源: 堅尼地城官立中學FACEBOOK群組)

19889月將軍澳官立中學開辦, 但將官原來並非一間全新的學校, 因為它是承辦了港島區另一間官立學校 - 堅尼地城官立中學。 1977, 堅尼地城官立中學於西環加惠民道開辦, 但到1988年便開設停辦小一 (也就是說不會再接受新生入學), 同年廢校。而同時, 將軍澳官立中學接手了該中學, 所以也就是說將官成立初期的學生都是來自堅尼地城官立中學。

其實說起來有一點玄妙, 大家是不是記得, 將軍澳的教育歷史的成立, 就是由於因為當時位於摩星嶺的國民黨難民, 因「秧歌舞事件」, 當時政府將那些居民調遷至調景嶺, 開始了將軍澳的教育歷史。 而將軍澳第一所官立中學又是在摩星嶺附近的堅尼地城而來 , (加惠民道其實就是當時難民營的位置來, 但多年後已改為住宅區了), 這是有點巧合。將軍澳的第一所學校因摩星嶺而來, 而將軍澳新市鎮的第一所官立學校又是從摩星嶺附近的堅尼地城面來。

(照片資料: 將軍澳官立中學)


將軍澳新市鎮的教育發展

將軍澳官立中學的正式開學日期是1990, 也就是所有原有的堅尼地城官立中學的學生畢業之後才正式成立。 也因為其校師資優良, 學生成績出眾, 因此多年來也是將軍澳區內的名校, 當中不少名人也是在該校畢業。

自此將軍澳的教育機構越來越多, 完全滿足了區內的需求, 而後來除了教育局註冊學校外, 更有不少專上學院, 以及大學學院都來將軍澳建校。 但與此同時, 因部份地區人口年紀轉變, 亦有很多學校相繼停辦。 不過, 將軍澳的教育發展前景仍然十分樂觀。直至20181231日為止, 將軍澳有幼稚園50(38間接受參加幼稚園計劃),小學24間中學24間,3間特殊學院。所以將軍澳的教育發展仍然在進行, 他日必定能夠培育到很多人才出來。


將軍澳的教育歷史並不易行, 這與香港其他地方一樣, 為追求教育和知識立下很多苦功, 而教學的道路是沒有止境的, 所以在無論任何的情況下, 教育都是非常重要, 這對整個社區, 整個香港是極為重要。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的交通專題(一)

話說起來,其實自己最喜歡研究的將軍澳社區專題,就是關於 將軍澳 的交通發展。可能小編是一個交通迷緣故,所以對 將軍澳 交通歷史的研究是特別有興趣。要說一個關於 將軍澳 最貼地的題材,也一定是交通工具。基本上一個人每天的生活總是離不開交通的,我們上班、上學或是假期外出,都少不免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