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三)之二 坑口新區的發展




(相片資料 - 填海中的坑口海岸)




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包括魷魚灣、坑口和小赤沙,即寶林、坑口及日出康城一帶。後來是第二期的填海工場計畫開始,即現時將軍澳市中心北部。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在1990年完成,景林邨及欣明苑相繼入伙,它是將軍澳第三個公共屋邨。景林邨位於寶林北路末段,鄰近欣明苑及將軍澳警署。除了欣明苑屬於居屋之內,其實在景林邨內的浩明苑同樣都屬於居屋,但由於它的設計與景林邨其他樓宇幾乎一樣(連外牆顏色也一樣),所以常常都被人誤以為是景林邨之一。另外,景林邨邨內的中式園景設計,曾獲獎為香港最優美公共屋邨之一。

坑口新區發展

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分別在1990年以及1991年完成。它們是繼康盛花園之後,第二批將軍澳區內的私人參建居屋。安寧花園多年都受到結構問題、包括大廈外牆有裂縫以及地陷等問題影響,雖然多年來居民,以及區議員都有來投訴,但問題似乎仍然未有解決。1999年在興建港鐵將軍澳綫更出現不正常的沉降現象,地鐵公司(港鐵的前稱)在2000年起逐一維修地陷引致的損毀部份。

厚德邨在1993年入伙,它是將軍澳第四個公共屋邨。這個屋邨最特別之處是其商場是屬於全空調戶內商場,是將軍澳區內第一個同類商場。1994年厚德商場完成,同年,日資百貨公司八佰伴在厚德商場開業,這是首個百貨公司進駐將軍澳,是當時將軍澳居民主要消費熱點。當時最接近將軍澳的大型百貨公司便是同屬八佰伴位於藍田匯景商場的分店,所以當將軍澳分店成立後,很多居民都選擇厚德商場的分店,但隨著八佰伴在1997年11月20日結束香港業務,厚德邨的分店也結束營業。

厚德邨有不少的大集團進駐,所以它相比翠林和寶林要熱鬧得多。寶林一帶要待新都城中心一至三期落成後才變得比較熱鬧。坑口新區除了公共屋邨外,也有不少大型私人屋苑建成,另外亦有兩間受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影響的學校,天主教嗚遠中學及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都搬到這裡繼續辦學。新區土地的公私比例也是各佔一半。除了住宅之外,將軍澳第二所醫院-將軍澳醫院也是位於坑口區內。 

將軍澳醫院

將軍澳醫院是將軍澳第二所醫院,也是西貢區第二間公立醫院。位於將軍澳坑口寶寧里2號,於1999年投入服務。而將軍澳第一所醫院是靈實醫院,位於靈實道8號,於1955年成立。它是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創辦,是一間療養及康復為主的醫院,早期成立目的是為調景嶺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在將軍澳醫院成立前,不少將軍澳居民都會選擇區內的私家門診或是到東九龍求醫,而最接近將軍澳的醫院,是位於觀塘協和街130號的基督教聯合醫院 (以下簡稱聯合醫院)。因此在成立將軍澳醫院之前,聯合醫院是兼辦了將軍澳居民的急救服務 (包括召喚救護車服務)。雖然將軍澳醫院是位於新界東的西貢區,但由於其位置與新界東醫院聯網的龍頭醫院 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距離甚遠,因此將軍澳醫院納入九龍東醫院聯網之中 (這包括靈實醫院及基督教聯合醫院),這做法與香港警務處把將軍澳納入東九龍警區一樣。

初期的將軍澳醫院只提供16小時服務,直至2001年2月5日才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及後在2008年9月展開第二期擴展計,2012年啟用日間醫療大樓。現時將軍澳醫院設有360張住院病床、15張急症觀察病床、20張療養病床及30張日間病床。

另外,醫院為了讓留院兒童,在其健康容許下給予接受教育的機會。2002年7月23日,香港紅十字會在將軍澳醫院A/B座四樓,成立將軍澳醫院香港紅十字會學校。為病童提供在醫院内繼續學業及於離院復學時,面對較少的困難。該校是香港教育統籌局的全日制資助男女中小學。學校註冊編號: 542318。

原居民鄉村搬遷

為了配合將軍澳新市鎮發展,不少原居民村莊都需要清拆及搬遷。例如,位於坑口對出的田下灣村,便需遷入原有村莊較後位置。以原本位於將軍澳工業邨附近的佛頭洲村便安置在田下灣村旁邊。除此之外,其實沿有的坑口村亦略為清拆及搬遷。當時填海計畫是先安置再填海,所以居民是不需要擔心不能原區安置。亦因如此,這些村莊仍能保留當時的傳統習俗,例如天后寶誕,盂蘭勝會等。

總結

坑口新區是從昔日坑口墟的海岸填海得來的,雖然坑口墟早已面目全非,甚至很多人都忘記這裡曾是西貢區內一個重要的墟市。但是坑口新區的發展使該區變得更現代化,並且屬於將軍澳區內的一個重要社區。坑口區的填海計劃已經完成,但將軍澳新市鎮的整個填海計畫並未結束。之後會介紹將軍澳區內一個十分重要,但又十分特別的地方,謝謝各位欣賞。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三)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

(填海中的將軍澳新市鎮)


1982年,香港政府正式批准,發現將軍澳成為第七個新市鎮。將軍澳原本是屬於一個三面環山面,對大海的天然避風塘。因此直至發展新市鎮之前,將軍澳一直都是屬於比較少有開發的地方。若不計算調景嶺平房區的居民,實際上居住在將軍澳的居民不夠一萬一千人。
將軍澳海灣水深又闊,故此陸上的開發十分有限。亦因如此,將軍澳是一個十分適宜泊船的地方。1953年8月23日,美國海軍戰艦 新澤西號戰艦(舷號BB62)來港,由吃水深而不能進入鯉魚門。此時,戰艦停泊在將軍澳的海灣內,後來更成為香港人的歇後語 -「新澤西 食水深」來形容一些人牟利大量暴利。
及後雖然政府把原來住在犘星嶺難民營的難民搬到調景嶺,但是調景嶺的房屋大部份都是依山而建,大量的填海工程並沒有出現,即使是調景嶺的大坪碼頭一帶的平地。實際上只是將昔日的倫尼麵粉廠移平再建屋,因此那些都是一早已出現的土地來。
20世紀70年代,香港人口不停上升。為求解決住屋問題,及改善人民的生活質素。香港政府開始發展新界,成為新的住宅用地。香港第一個開發的新市鎮是荃灣,由於當時沒有新市鎮發展的概念,故荃灣又稱為「衛星城市」,而鮮有人稱荃灣為新市鎮。 及後政府又在沙田、屯門發展新市鎮。
政府眼見三個新市鎮發展得相當成功,及後又在大埔、北區、元朗發展新市鎮,為應付日益增多的人口。
1980年,香港人口已經超過五百萬人,之前的新市鎮人口已經接近飽和。於是,政府又再計劃發展第三批新市鎮,當中包括 馬鞍山、天水圍以及將軍澳。馬鞍山與將軍澳昔日同樣都是臨近海邊的地方,但是馬鞍山是一個內海海灣,再加上馬鞍山土質是帶酸性的花崗岩,所以並不適合耕種。另外,馬鞍山的漁村都集中在沙田墟附近,因為昔日的馬鞍山只有少數的漁村,而並不像坑口能發展為一個小墟市。馬鞍山有豐富的鐵資源,擁有的天然鐵礦洞,也擁有香港僅有的鐵礦場。由於馬鞍山一帶的土地都屬酸性,這對於新市鎮發展是一大挑戰,就是地底是出現不同大小的溶洞,然而影響到新市鎮的發展。馬鞍山與將軍澳都同屬海邊城市,兩者都是透過填海方式來發展土地,但是馬鞍山的填海計劃而比起將軍澳要少得多。因為將軍澳本身擁有的土地要比馬鞍山更加少。 反之,天水圍本就是低窪地帶,在發展的時候只要收購附近的農地與漁塘便可以,所以天水圍是在這三個新市鎮發展中,土木工程是最少的一個。


(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寶林邨)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

將軍澳的填海計劃分三期進行,並計劃將原有的三分之二的海灣填平,發展出面積超過10.05平方公里的新市鎮。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在1982年正式展開,第一期的填海計劃是包括將軍澳,魷魚灣,坑口以及小赤沙,另外包括位於茅湖仔村對出,以及鷓鴣山腳的兩個住宅項目工程。

填海工程是從將軍澳村對出海岸開始的,繼而填至大海。填海除了使用大量沙石之外,還需要垃圾堆填。 垃圾堆填的好處就是除了節光沙石的運送成本,另外也能解決香港長期的垃圾處理問題,可說是一石二鳥之效。填好的土地是不能馬上興建房屋,還要等候土地變得堅固後才可以做。

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舊稱房屋署)建造的寶林邨。 寶林邨是分三期進行的,第一期是寶仁、寶泰、寶寧樓,第二期是寶德、寶智、寶勤樓,以及英明苑。最後一期是在2001年完成的寶儉樓。雖然寶林邨是將軍澳第一個建成的公共屋邨,但是由於受到土地沉降的關係,寶林邨是到1988年3月才開始入伙。

另外,位於鷓鴣山山腳的翠林邨,是與寶林邨同期完成的。但翠林邨與寶林邨不同之處,是它位於堅實的土地上。因此,它不需要等待土地變堅硬就可以入伙使用。所以將軍澳第一個入伙的公共屋邨是翠林邨,其實這些居民原本就是被安排入住寶林邨的,但由於寶林邨未能即時入伙,因此被安排暫時入住到翠林邨,待寶林邨能夠入伙後搬回去。

翠林邨是依山而建的公共屋邨,它是將軍澳少數利用開山的方式興建的公共屋邨。翠林邨分兩期完成,第一期是安林、康林、彩林以及輝林樓。第二期是秀林、碧林、雅林以及欣林樓。由於依山而建的關係,樓宇所處的高度也不是一致。安林、康林樓的位置是比較低,其次是彩林和輝林樓。而第二期的秀林、碧林、雅林和欣林樓就處於較高的位置。同時完成還包括了與翠林邨一街之隔的居屋景明苑,另外翠林商場(即今天的匯翠坊)、翠林體育館也分別在1989年及1990年7月完成。

兩邨最初的基本設施非常缺乏,由於第一批居民是在1988年已經入伙。所以居民都只能依靠最接近的觀塘,作為基本的日常生活方法。由於翠林商場要到1989年才完成,當時房屋署便在康林及安林樓地下設立臨時街市。兩邨最初的對外交通極為缺乏,當時僅有以調景嶺為總站的九巴90號(九龍城開出),以及綠色小巴10號(觀塘仁愛圍開出)維持出入手。但是,其實兩線都不入新區,故居民要從寶琳北路茅湖仔村口徒步到達。後來,雖然有臨時班次從新區到觀塘,但是實際只在上,下課時間才提供。故在最初入伙的居民,是一個艱難的時代。又因新區關係,很多的士司機並不清楚將軍澳在那裡,很多都不願意接載。

寶林和翠林邨在巴士正式開辦後,生活才有所改善。其後寶林邨發展開始蓬勃起來,但位於山上的翠林邨,由於受到地形關係,多年來並沒有太大變化。

位於茅湖仔村對開的山坡,這是將軍澳第一個政府與私人機構參與興建的居屋。除了是將軍澳第一個私營屋苑,它同時是將軍澳第一個擁有私人游泳池的物業。相比翠林邨,康盛花園的設施配套更加簡單。康盛花園只有十分簡單的生活購物中心,其他都主要依賴鄰近的翠林邨。

康盛花園擁有第一條過海巴士路線,但是對外交通還是依靠從山下上來的路線。由於在山下經過多個屋邨和屋苑,所以在繁忙時間經常出現「頂閘」(即客滿)的情況。初時,綠色小巴10號在康盛花園建成初期,曾途徑這裡。但隨後10A號小巴總站(後改為10M號)搬到寶林及改行將軍澳隧道後,而各條巴士路線開辦後已經取消。

鄰近康盛花園的景嶺書院,前身是香港調景嶺中學。其學校的設計與一般香港的標準學校並不相同,其校內的游泳池是早期將軍澳校區唯一擁有。康盛花園,翠林均依山而建,所以每逢雨季來臨都變得相當凌厲。早期翠林,臨近山邊的彩林和輝林樓,每逢暴雨過後都變得滿佈泥濘。這個情況直至山邊斜坡鞏固後,問題才得以解決。

後記

同為將軍澳「開荒牛」的翠林、寶林和康盛花園,他們都是見證將軍澳變遷的老居民,不少當時還是小孩的原居民也逐漸成長。但隨著已成長的小孩陸續搬出,這個「鐵三角」的人口開始老化。又因為人口年齡增長,位於翠林的兩間學校也相繼被殺校 。另外,翠林擁有將軍澳第一間特殊人士學校,這也是與其他屋邨有所不同。翠林擁有將軍澳唯一一個有熟食亭(即冬菇亭)的屋邨,但這些熟食亭與舊式並不同,都是安裝了冷氣系統,而抽風設計也使餐廳內的油煙不會影響到鄰近居民。

以上都是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的房屋發展,及後將軍澳的第二、三期填海計劃也隨著展開。將軍澳的房屋發展越來越繁盛,但隨著問題也越來越多。

2020年4月7日 星期二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二) 調景嶺平房區

軍澳在發展成為新市鎮前,人口集中在坑口一帶,如上回所說坑口因其造船及修船業變得繁盛,人口亦隨之增多。另外,除了坑口以外,位於坑口村東面的魷魚灣村,是一個人口比較少的漁村之一。原本的位置就是在今天的將軍澳官立中學,後來因填海關係而後移至今天山上的位置。魷魚灣村的居民都是姓鍾,故亦村內亦有鍾氏家祠。由於受鷓鴣山和鴨仔山的掩護關係,魷魚灣村是新市鎮發展後,少數仍然會發展的地方,令他們能夠自成一各。另外,將軍澳村也是少數因地理位置而少有發展的鄉村。

將軍澳除了以坑口為首的漁村之外,位於坑口對岸的調景嶺,也曾經是一個人口密集的地方。以前從坑口到調景嶺是要坐船的,並沒有一條正式的道路連接。調景嶺因地形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居住。直至1905年,一位加拿大藉洋人公務員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在調景嶼山下開設了一間倫尼麵粉廠(Rennie's Mill) 。但是好景不常,倫尼麵粉廠只經營了3年,即1908年被結束營業,而傳聞倫尼因此在廠內上吊自殺,不過又傳其實倫尼是在鯉魚門附近跳海自盡的,不管怎樣也好,倫尼麵粉廠就是被拆除了,然後又開始荒廢起來。


(上圖,倫尼麵粉廠 相片來源: English: 1910s of Tiu Keng Leng Rennie's Mill Website of Alunmi Associations of Ming Yuen Middle School)

從大陸逃難來的難民

1948年,國共內戰爆發。同時國民政府遷都至廣州,1949年廣州失守,國軍撤出大陸,退到台灣。但不少原國民政府官員、軍人和商人,逃到仍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

當時的香港政府社會局(也就是社會福利署的前身)便把這些從大陸逃難下來的難民臨時安置在香港島摩星嶺公民村,假以時日,安排國民政府送往台灣。大量難民湧到香港,因他們大部份都沒有工作,故他們大部份都到東華醫院附近行乞,這都已開始形成社會問題。雖然摩星嶺公民村是鄰近市區,但是他們只是居住在摩星嶺域多利軍營的兵房,環境不算理想,僅有東華醫院派送菜飯給他們。

直至1950年6月18日,一群80餘人,支持中國共產黨的學生到位於摩星嶺難民區,跳中國共產黨慶祝活動常用的秧歌舞 向當時的國民革命軍的老兵挑釁,最後雙方發生嚴重的流血衝突,這就是稱為秧歌舞事件 。

亦因此事,政府決定將所有難民區的難民送往調景嶺。其實在此事發生之前,政府也考慮過將難民遷往大嶼山梅窩,但受到當地居民強烈反對而擱置。最後,政府安排了兩天渡輪,將難民區內的6000名難民送到當時還是非常荒蕪的調景嶺。

當時的調景嶺是極度荒蕪,除了已荒廢的倫尼麵粉廠前的平地(後來稱為大坪)及其碼頭之外,並沒有任何東西留下。在這種極度嚴酷的環境下,生活當然非常艱苦。 雖然台灣民間組織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以下簡稱為救總)幫助下,亦為當時的調景嶺難民提供基本生活援助,但國民政府早期未能與滯留在調景嶺的國民革命軍老兵聯絡下,救總就成為調景嶺難民和國民政府之間的聯絡渠道,這樣使到調景嶺後來變成「小台灣」的原因。
  
調景嶺難民營及早期的生活

在缺乏資源下,早期只有由香港社會局協助調景嶺難民。由於本來政策只是臨時用途,故並沒有為調景嶺作任何的規劃。大部香港社會局負責興建的,都是一些設計十分簡陋的A字形油紙棚屋。這些棚屋設計十分簡陋,每個棚屋長闊高為8尺 (約2.43米),每個棚屋可容納4-5人居住,居住和衛生條件都非常惡劣。

因為調景嶺本為一個荒野之地,故沒有任何適合作為生活的條例。因此,香港社會局也會負責這些難民的基本飲食。由於有免費膳食提供,故難民數目由最初6千餘人,到1950年12月已經激增至萬人,直至1951年8年難民總人數更超過二萬人。其實這些難民當中,不少其實不是由大陸逃難下來,而是因為得知政府在調景嶺派發免費飯菜吸引而來。當時香港百業蕭條,生活極為艱苦,所以不少人都寧願假扮為難民,藉以得到政府的援助。香港早期的社會福利制度並不完善,也使用不少人寧願成為難民也不想淪為餓死的下場。

香港社會局派了兩年的免費膳食後,發現難民的數目不停增多,又恐怕右派勢力越來越強大,故在1953年11月底停止了飯票制度。這個動作也意味,香港社會局已經放棄了調景嶺難民營。但與此同時,國民政府並沒有打動接收這些難民到台灣,後來由台灣民間組織「救總」便負責起調景嶺難民的飯票工作,這個動作直至1960年之後才結束。


(調景嶺難民早期的A字棚屋(山後那些才是,前面是早期香港難民義務學校和其籃球場) 相來片源:   親子王國 興趣嗜好-香港老照片 )

調景嶺平房區

除了香港社會局和救總協助調景嶺居民的生活,也有不少教會組織參與調景嶺的教育工作,當中負責興建學校、醫院,甚至到後來更協助修建車路,另外「香港航安渡輪公司」又開辦來往調景嶺大坪至西灣河碼頭的渡輪服務。這也使到調景嶺的居民生活安定起來,而區內也開設很多山寨式手工廠,不少居民可以外出工作。也使得調景嶺從簡陋的油紙棚屋逐漸建成較為現代的石屋。

1961年5月,由於政府眼見居民已經能自理,開始規劃接管難營轉為平房徙置區,這個工作由當時的管理木屋區的徙置事務處 (俗稱「寮仔部」),負責為居民登記,並計劃在調景嶺興建七層徙置大廈。這動作受到當時大部份居民的反對,最後也擱置。 後來徙置事務處長莫理臣為安撫居民,便給予居民無限期居住以及使用該地,為居民登記個人資料,令居民成為一個有真正身份的香港居民。其後又在山邊設立「調景嶺警署」,1964年更在大坪設立郵局和消防局。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調景嶺的郵局是屬於筲箕灣郵政局,當年如果想送信到調景嶺,信封郵寄地址是需要寫上「筲箕灣轉往調景嶺村」或是英文「To Rennie's Mill Village Via Shau Kei Wan」,這動作直至調景嶺郵局關閉後才取消。與大部份平房區一樣,調景嶺平房區在村口設置了郵箱。

1970年居民基本已無需倚靠米金維持生活,但是國民政府在這裡的影響力仍然不少。之前已說過,台灣民間組織救總為調景嶺居民提供生活上的協助。除了基本生活設施之外,更開辦了很多的學校,這些學校都為居民提供基礎的教育水平,這之所以調景嶺居民的教育水平都比較偏高,同時也教授政治的課程。另外,國民政府並沒有負起接收他們到台灣的行動,但大部分居民都相信國民政府會有機會「反攻大陸」的目標。在如此濃厚的政治環境下生活的居民,與區外的政治冷淡的香港人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1995年面臨清拆的調景嶺平房區和正在興建的將軍澳新市鎮  相片來源: http://www.gakei.com/rml/rml.htm Rennie's Mill 調景嶺)



建立新市鎮 清拆調景嶺

1982年,政府正式批准發展將軍澳新市鎮,這當中包括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其實到了80年代,還留在調景嶺的居民並不多。不少居民都開始融入社區生活,所以這時候調景嶺居民人數已經明顯減少。面對人口老化的調景嶺平房區,再加上新市鎮的發展,面臨清拆是在所難免。大部份教學團體都在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前已經搬到將軍澳新市鎮裡。香港調景嶺中學是率先搬到將軍澳新市鎮的調景嶺學校,其後更改名為景嶺書院,並座落在調景嶺唯一道路,寶琳南路的路口附近。經過接近40年的改變,大概最初搬入調景嶺居民沒有想過,這個曾經連水電都沒有的荒山野嶺,最後竟變成人口接近55萬的新市鎮大城市的其中一部分之中。

清拆過程並不是十分順利,不少長住調景嶺的居民都不願意搬出。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無法承擔市區的昂貴房租,再加上他們的鄰里關係亦可能就此而結束。最後政府承諾預留12000個公屋單位,給予調景嶺平房區居民入住才得以解決。 一些本為希望國民政府最終會協助他們到台灣的老兵,最後發現國民政府並沒有接走他們使得非常失望,最後一道「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也在1995年正式拆下,也標誌住這個擁有40多年的平房區正式清拆。 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後,大部分居民被安置在將軍澳厚德邨,而昔日的雙十掛滿青天白日旗的情景,也沒有在新市鎮延續。




(清拆後近調景嶺平房區山邊的廢屋 相片來源: 本網)

拆後成為將軍澳新市鎮一部份


調景嶺平房區清拆後,填海工程便馬上展開。絕大部份調景嶺平房區都不能倖免,僅只有大坪附近的靈實醫院、山上已停用的調景嶺警署被改為普賢佛社仍能存在。調景嶺填海後,與昔日一海之隔的坑口亦彼此相連,成為將軍澳新市鎮的一部分。 今天,調景嶺已經成為一個高廈林立,設備完善的新市鎮的社區。但大部分新搬來的居民大家都不會知道,這個曾經由一代人艱辛建立的小社區,卻最終不敵時代的改變而消失得無影無蹤,更只能憑一些老照片去尋回這個充滿特色的社區。




後記

有一些人曾經質疑過,究竟清拆調景嶺平房區是屬於一個實質需要,還是一個政治考慮? 港英政府在90年代做了兩件事,令人質疑是否為了政治考慮而做。一件是清拆九龍寨城,另一件是就是清拆調景嶺平房區。這兩個都是在香港回歸中國前所做的,而兩件事都是關乎與中國政治有關的工程。九龍寨城無疑就是令港英政府在政治上非常尷尬的問題,而曾經作出多次方案解決,最後都沒有成功,其後只能透過強行清拆來解決。另一件事就是有關清拆調景嶺平房區的問題,時間上又的確會引人聯想。

雖然名義上,中華民國是沒有參與過有關調景嶺平房區的任何協助工作,但其台灣民間組織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就實實在在的協助調景嶺居民,而這個組織當中又有大量的中華民國的政府人員參與,實際上也是與中華民國有關的。另外,調景嶺不少學校的教師、校長,其身分也是與中國國民黨有關 (因絕大部分校長都是由國民黨委派的),也難免令人聯想調景嶺與國民黨有關。在這關係下,清拆調景嶺便成為政治考慮的因素,而當中又是否這樣??

調景嶺平房區在1995年清拆,而香港回歸中國是1997年7月1日,其實如果真是與政治有關的,為何政府要花兩年的時間來清理他們呢? 而且,在晚期的調景嶺居民,實際上他們與國民黨的關係並不緊密。很多老調景嶺居民早就對國民政府非常失望,甚至後來他們都把青天白日旗送回給台灣,這也表示其實調景嶺居民早就不想與國民黨有任何關係。調景嶺一帶花了5年時間重新再建立起來,其實那時早就是回歸中國已久,根本與政治扯不上關係。因此,調景嶺平房區在回歸前清拆,完全是實質需要,而政治考慮只是大部分人誤以為是,實際是不正確。坑口區若1990年完成填海,1991-92年開始有人居住,而與調景嶺和昔日中間的一段填海區,也花了4-5來完成填海,這是完全符合規劃的。所以,以後也不再把清拆調景嶺平房區和政治考慮連上關係了。 但是,調景嶺居民的鄰里互助精神,絕對值得我們這些活在新土地的新居民學習的。

以上就是調景嶺平房區的發展歷史,之後將會介紹有關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初期的房屋發展史。




2020年4月3日 星期五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一) 新市鎮發展前的房屋

填海前的坑口墟 (相片來源: 香港公共圖書館)




軍澳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從填海得來,並以垃圾堆填的方式處理。因此在土地規劃時,當局能夠節省大量舊樓重建,或是一些土地賠償的支出。是可以使社區發展更具規模,例如可以在開發土地時,預留一些空間給日後興建社區、道路或是房屋用途。在這樣情況下會令社區發展得比較快及暢順。但問題是過分規模的規劃,就會使社區變得沈悶,沒有任何特色可言,如同在大型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一式一樣的,所以將軍澳也被稱為「倒模城市」。

將軍澳新市鎮是為了解決住屋問題而興建,因此在規劃土地時會以住宅為主。另外將軍澳相對其他新市鎮比較接近市區,因此大部份居民都會到區外就業。所以在城市規劃時,對外道路是十分重要 (雖然大家都明白,將軍澳的道路的設計是有重大的問題,這點稍後再討論)。因此,在發展將軍澳的住宅區時,一些居民的基礎設施都必需同時發展。但是,將軍澳房屋的發展,並不如規劃者所想如此的一帆風順,當中有很多事情都十分值得和大家分享。




填海前的將軍澳房屋 - 坑口

1983年,當時的政府正式開始發展將軍澳成為新的市鎮。但是在這之前其實將軍澳已經有人居住。早於明朝當時還屬於新安縣的香港已經有人居住,但由於當時的人口統計技術未完善,故沒有實質的證據證明。將軍澳三面環海,所以當時的將軍澳的居民大部份都以捕漁維生,並形成了小漁村,當中又以坑口最為集中。

坑口,因有山水從孟公屋一帶流向將軍澳海灣,以此得名。不過昔日的坑口以比現在的範圍大很多 (其實現在都屬於坑口區鄉事委員會管轄的鄉村),坑口泛指從整個將軍澳,以及大埔仔(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一帶),清水灣以至布袋澳均屬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的18條鄉村。

村民以捕漁為主,不少村民都是將魚獲拿到香港各區而賺取金錢,又以九龍城、筲箕灣以及牛池灣一帶為主。既然是漁村,故居住絕大部份都是水上人,又或是居住在棚屋(和今日的大澳相似)。

不過這個情況在50-60年代開始轉變。劉樹棠先生是坑口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後因有機會到市區打工,及後又在英商渣甸船務公司擔住學徒。其後又在銅鑼灣海岸一帶開設船廠,代客修理及製造小火船。及後其子劉裕福將船廠進一步發展,並為安排了兩艘客船來往坑口及筲箕灣,這是坑口村民出入市區的主要交通工具。後來坑口人口開始密集,由於船廠的關係,與船務業有關的行業應運而生。例如是燂船廠。 燂船是指利用禾旱草,利是燒燂的方式, 將船隻底部的生物清除的工作 (因為若船隻太多寄生生物,是會影響到船隻的正常運作),除此之外船員亦需要上岸補給物資,這樣坑口的商業活動開始繁盛起來,最後成為一個墟鎮。這是將軍澳成為新市鎮之前,將軍澳的房屋及社區發展的歷史。


一代傳奇人物 -劉樹棠先生及身後的大宅 (相片來源: 本網舊站)

及後,將軍澳發展為新市鎮,而當時坑口已經有道路前往市區,修船業亦開始搬遷,但值得一提是當時修船時需要大量的氧氣作燒悍的氧氣廠,在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後,搬遷至將軍澳工業區,它是將軍澳工業區第一個工廠來,算是將軍澳的工業先驅者。

之後經過填海和規劃土地,現在的坑口泛指是坑口村、以及坑口填海後之土地,即港鐵坑口站,以環保大道為邊界。


坑口從漁村發展為造船業集中地,其後又再成為將軍澳的一部份,這是將軍澳房屋發展的一個傳奇來,另外坑口同樣擁有一間曾經出產不少經典電影的製片廠,其實也可以說將軍澳與電影或電視工業結下了一點點姻緣。如上述所說的坑口鄉事委員會管轄的地方,昔日清水灣電視城也是坑口其範圍之中。這與日後新建的將軍澳電視城,甚至不同傳媒機構都在將軍澳設廠有莫大關係。


補充

既然當初坑口發展得如此成功,為何在發展這裡為新市鎮時,又為何不以坑口為命的新市鎮,卻選用了當時鮮有人知道的將軍澳為新市鎮的名稱?

首先如上述所說,坑口區範圍主要在坑口道,清水灣道一帶,反之海邊一直都是以將軍澳為名。雖然將軍澳在整個坑口區來說所佔的土地十分少,但由於新市鎮大部份土地都以海灣填海得來的,如果以坑口為新市鎮之名可能會引起混亂。而當時其實坑口居民也開始減少,所以最後政府沒有選擇坑口,而以將軍澳作為新市鎮的名稱。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的交通專題(一)

話說起來,其實自己最喜歡研究的將軍澳社區專題,就是關於 將軍澳 的交通發展。可能小編是一個交通迷緣故,所以對 將軍澳 交通歷史的研究是特別有興趣。要說一個關於 將軍澳 最貼地的題材,也一定是交通工具。基本上一個人每天的生活總是離不開交通的,我們上班、上學或是假期外出,都少不免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