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將軍澳房屋的發展 (三)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

(填海中的將軍澳新市鎮)


1982年,香港政府正式批准,發現將軍澳成為第七個新市鎮。將軍澳原本是屬於一個三面環山面,對大海的天然避風塘。因此直至發展新市鎮之前,將軍澳一直都是屬於比較少有開發的地方。若不計算調景嶺平房區的居民,實際上居住在將軍澳的居民不夠一萬一千人。
將軍澳海灣水深又闊,故此陸上的開發十分有限。亦因如此,將軍澳是一個十分適宜泊船的地方。1953年8月23日,美國海軍戰艦 新澤西號戰艦(舷號BB62)來港,由吃水深而不能進入鯉魚門。此時,戰艦停泊在將軍澳的海灣內,後來更成為香港人的歇後語 -「新澤西 食水深」來形容一些人牟利大量暴利。
及後雖然政府把原來住在犘星嶺難民營的難民搬到調景嶺,但是調景嶺的房屋大部份都是依山而建,大量的填海工程並沒有出現,即使是調景嶺的大坪碼頭一帶的平地。實際上只是將昔日的倫尼麵粉廠移平再建屋,因此那些都是一早已出現的土地來。
20世紀70年代,香港人口不停上升。為求解決住屋問題,及改善人民的生活質素。香港政府開始發展新界,成為新的住宅用地。香港第一個開發的新市鎮是荃灣,由於當時沒有新市鎮發展的概念,故荃灣又稱為「衛星城市」,而鮮有人稱荃灣為新市鎮。 及後政府又在沙田、屯門發展新市鎮。
政府眼見三個新市鎮發展得相當成功,及後又在大埔、北區、元朗發展新市鎮,為應付日益增多的人口。
1980年,香港人口已經超過五百萬人,之前的新市鎮人口已經接近飽和。於是,政府又再計劃發展第三批新市鎮,當中包括 馬鞍山、天水圍以及將軍澳。馬鞍山與將軍澳昔日同樣都是臨近海邊的地方,但是馬鞍山是一個內海海灣,再加上馬鞍山土質是帶酸性的花崗岩,所以並不適合耕種。另外,馬鞍山的漁村都集中在沙田墟附近,因為昔日的馬鞍山只有少數的漁村,而並不像坑口能發展為一個小墟市。馬鞍山有豐富的鐵資源,擁有的天然鐵礦洞,也擁有香港僅有的鐵礦場。由於馬鞍山一帶的土地都屬酸性,這對於新市鎮發展是一大挑戰,就是地底是出現不同大小的溶洞,然而影響到新市鎮的發展。馬鞍山與將軍澳都同屬海邊城市,兩者都是透過填海方式來發展土地,但是馬鞍山的填海計劃而比起將軍澳要少得多。因為將軍澳本身擁有的土地要比馬鞍山更加少。 反之,天水圍本就是低窪地帶,在發展的時候只要收購附近的農地與漁塘便可以,所以天水圍是在這三個新市鎮發展中,土木工程是最少的一個。


(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寶林邨)

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

將軍澳的填海計劃分三期進行,並計劃將原有的三分之二的海灣填平,發展出面積超過10.05平方公里的新市鎮。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在1982年正式展開,第一期的填海計劃是包括將軍澳,魷魚灣,坑口以及小赤沙,另外包括位於茅湖仔村對出,以及鷓鴣山腳的兩個住宅項目工程。

填海工程是從將軍澳村對出海岸開始的,繼而填至大海。填海除了使用大量沙石之外,還需要垃圾堆填。 垃圾堆填的好處就是除了節光沙石的運送成本,另外也能解決香港長期的垃圾處理問題,可說是一石二鳥之效。填好的土地是不能馬上興建房屋,還要等候土地變得堅固後才可以做。

將軍澳第一個公共屋邨,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舊稱房屋署)建造的寶林邨。 寶林邨是分三期進行的,第一期是寶仁、寶泰、寶寧樓,第二期是寶德、寶智、寶勤樓,以及英明苑。最後一期是在2001年完成的寶儉樓。雖然寶林邨是將軍澳第一個建成的公共屋邨,但是由於受到土地沉降的關係,寶林邨是到1988年3月才開始入伙。

另外,位於鷓鴣山山腳的翠林邨,是與寶林邨同期完成的。但翠林邨與寶林邨不同之處,是它位於堅實的土地上。因此,它不需要等待土地變堅硬就可以入伙使用。所以將軍澳第一個入伙的公共屋邨是翠林邨,其實這些居民原本就是被安排入住寶林邨的,但由於寶林邨未能即時入伙,因此被安排暫時入住到翠林邨,待寶林邨能夠入伙後搬回去。

翠林邨是依山而建的公共屋邨,它是將軍澳少數利用開山的方式興建的公共屋邨。翠林邨分兩期完成,第一期是安林、康林、彩林以及輝林樓。第二期是秀林、碧林、雅林以及欣林樓。由於依山而建的關係,樓宇所處的高度也不是一致。安林、康林樓的位置是比較低,其次是彩林和輝林樓。而第二期的秀林、碧林、雅林和欣林樓就處於較高的位置。同時完成還包括了與翠林邨一街之隔的居屋景明苑,另外翠林商場(即今天的匯翠坊)、翠林體育館也分別在1989年及1990年7月完成。

兩邨最初的基本設施非常缺乏,由於第一批居民是在1988年已經入伙。所以居民都只能依靠最接近的觀塘,作為基本的日常生活方法。由於翠林商場要到1989年才完成,當時房屋署便在康林及安林樓地下設立臨時街市。兩邨最初的對外交通極為缺乏,當時僅有以調景嶺為總站的九巴90號(九龍城開出),以及綠色小巴10號(觀塘仁愛圍開出)維持出入手。但是,其實兩線都不入新區,故居民要從寶琳北路茅湖仔村口徒步到達。後來,雖然有臨時班次從新區到觀塘,但是實際只在上,下課時間才提供。故在最初入伙的居民,是一個艱難的時代。又因新區關係,很多的士司機並不清楚將軍澳在那裡,很多都不願意接載。

寶林和翠林邨在巴士正式開辦後,生活才有所改善。其後寶林邨發展開始蓬勃起來,但位於山上的翠林邨,由於受到地形關係,多年來並沒有太大變化。

位於茅湖仔村對開的山坡,這是將軍澳第一個政府與私人機構參與興建的居屋。除了是將軍澳第一個私營屋苑,它同時是將軍澳第一個擁有私人游泳池的物業。相比翠林邨,康盛花園的設施配套更加簡單。康盛花園只有十分簡單的生活購物中心,其他都主要依賴鄰近的翠林邨。

康盛花園擁有第一條過海巴士路線,但是對外交通還是依靠從山下上來的路線。由於在山下經過多個屋邨和屋苑,所以在繁忙時間經常出現「頂閘」(即客滿)的情況。初時,綠色小巴10號在康盛花園建成初期,曾途徑這裡。但隨後10A號小巴總站(後改為10M號)搬到寶林及改行將軍澳隧道後,而各條巴士路線開辦後已經取消。

鄰近康盛花園的景嶺書院,前身是香港調景嶺中學。其學校的設計與一般香港的標準學校並不相同,其校內的游泳池是早期將軍澳校區唯一擁有。康盛花園,翠林均依山而建,所以每逢雨季來臨都變得相當凌厲。早期翠林,臨近山邊的彩林和輝林樓,每逢暴雨過後都變得滿佈泥濘。這個情況直至山邊斜坡鞏固後,問題才得以解決。

後記

同為將軍澳「開荒牛」的翠林、寶林和康盛花園,他們都是見證將軍澳變遷的老居民,不少當時還是小孩的原居民也逐漸成長。但隨著已成長的小孩陸續搬出,這個「鐵三角」的人口開始老化。又因為人口年齡增長,位於翠林的兩間學校也相繼被殺校 。另外,翠林擁有將軍澳第一間特殊人士學校,這也是與其他屋邨有所不同。翠林擁有將軍澳唯一一個有熟食亭(即冬菇亭)的屋邨,但這些熟食亭與舊式並不同,都是安裝了冷氣系統,而抽風設計也使餐廳內的油煙不會影響到鄰近居民。

以上都是將軍澳第一期填海計劃的房屋發展,及後將軍澳的第二、三期填海計劃也隨著展開。將軍澳的房屋發展越來越繁盛,但隨著問題也越來越多。

將軍澳新市鎮發展前的交通專題(一)

話說起來,其實自己最喜歡研究的將軍澳社區專題,就是關於 將軍澳 的交通發展。可能小編是一個交通迷緣故,所以對 將軍澳 交通歷史的研究是特別有興趣。要說一個關於 將軍澳 最貼地的題材,也一定是交通工具。基本上一個人每天的生活總是離不開交通的,我們上班、上學或是假期外出,都少不免會利...